今日科恒

2024稀土行业中期策略:供需格局重塑,底已明待花开

发布时间:2024-06-20浏览次数:0

2024稀土行业中期策略:供需格局重塑,底已明待花开

引用:有色金属网   编辑:技术创新中心

 

l  稀土价格复盘:需求为锚,供给增速决定价格弹性

2020-2023年稀土需求核心驱动来自于新能源汽车,需求增速锚定价格方向,而供给增速决定阶段性的价格弹性。2020年以来稀土价格经历大幅波动,氧化错钕、氧化铽商品价格最大涨幅分别在295%、327%,稀土板块龙头股票北方稀土、中国稀土(原五矿稀土)最大涨幅分别达到451%、336%。复盘这一阶段商品及股票价格表现来看,由于近年磁材为稀土下游需求的核心增长来源,磁材的增速最大需求新能源汽车产量的表现成为稀土需求端的锚点,终端需求的增速与价格表现呈现明显一致性。而在需求锚定的情况下,供给端约束决定阶段性的价格弹性。

2022-2024年:国内配额大增,需求增速放缓,价格大幅下行。2022年2月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速创下高点202%,此后增速逐步下滑,而供给端仍在加速释放,2022/2023年国内轻稀土矿端配额增速分别达到28%/21%,实际增量分别在4.2/4.5万吨。需求增速下滑,叠加供给的加速释放导致价格大幅回调。2022年3月开始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速有所下滑,但由于整体增速绝对值仍较快,2022年3月至2023年2月稀土价格高位运行,整体跌幅不大;但2023年3月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速下滑至30%以下,整体增速较22年下台阶,叠加供给配额仍在释放,稀土价格大幅下行,至2023年底氧化镨钕/氧化铽价格分别跌至42.25/737万元/吨,较高点跌幅分别达到80%/68%。

l  供给端:国内整合&海外放量缓慢,供给刚性强化

中国为稀土供给核心国,中重稀土资源优势更为突出。据美国USGS数据,2023年全球稀土资源总储量约1.1亿吨,中国储量4400万吨,占比约40%。而全球范围内中重稀土资源分布更为集中,中国占比约80%。从产量来看,据USGS统计,2023年全球稀土产量约35万吨REO,中国产量约24万吨,占比69%。

                                              3.jpg

国内稀土资源整合持续推进,供给集中度提高。2011年开始第一轮资源整合,构建“5+1”的南北稀土格局,至2015年底北方稀土、南方稀土、中铝公司、厦门钨业、中国钨矿、广东稀土六大稀土集团基本整合完毕。2021年开始第二轮行业整合,12月南方稀土、中国中稀、五矿稀土合并重组为中国稀土集团,六大稀土集团减少为四家,供给集中度进一步提高。2022年开始,中国稀土集团加速进行上游资源整合,先后收购江华稀土矿,控股四川江铜稀土,与厦门钨业进行战略合作、入主广晟有色等,2023年中国稀土集团和北方稀土合计的开采指标占比高达98%,2024年第一批指标两大集团已占据全部开采份额,供给格局进一步优化。

2023年以来各国政府对稀土供应链重视程度提高,保障措施频出。中国作为唯一拥有稀土全产业链生产能力的国家,目前主导全球稀土产业链话语权。近年来随着国际竞争加剧,稀土作为航空航天、国防军工、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关键材料,其战略地位愈发得到钟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对稀土产业链重视程度显著提高,纷纷出台措施、法案来保障自身的稀土供应。

l  需求端:新老动力共振,长期需求持续抬升

全球稀土消费量35%来自稀土永磁材料,约占91%的消费价值。稀土永磁材料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和电子工业等领域的高速发展,在全球稀土消费量中占比最高,为35%;催化材料主要用于汽车尾气净化等领域,消费占比约26%;其余主要消费领域有电池合金、陶瓷/颜料/釉料、玻璃抛光粉和添加剂、荧光粉及其他。


科恒微信公众号

0750-3863800

地址:广东省江门市江海区滘头滘兴南路22号

传真 : 0750-3863818

邮箱 : kh@keheng.com.cn

邮编 : 529040

网址 : www.keheng.com.cn

Copyright © 2019 江门市科恒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0211423号 技术支持:析客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