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6-20浏览次数:0
固态电池驶向储能
引用:高工锂电 编辑:技术创新中心
今年以来,半固态电池在储能领域的应用正不断加速推进。本月初,采用了卫蓝新能源280Ah半固态电池的浙江龙泉磷酸铁锂储能示范项目正式并网、投入试运营。据介绍,这是全球首套应用了原位固化技术的半固态储能电池。稍早前的2024年5月,半固态电池技术也首次出现于台区储能项目招标中。江西电建公司的2套台区储能系统设备采购计划中,便有一套采用的是半固态磷酸铁锂电芯。投融资方面则有广西瀚宇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完成1.3亿元Pre-A轮融资,资金用途包括了十四五重大科研专项-"兆瓦时级本质安全固态储能电池技术"的产业落地。此外,国轩高科基于360Wh/kg高比能半固态电池,与清华大学联合研发的“百兆瓦级动态可重构电池储能技术”,也在近期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政策上,以北京经信局为代表,将通过高精尖资金对储能全固态电池、储能半固态电池等给予资金支持。可以看出,固态电池正不断展现出应用于工商业储能场景的活力和潜力,而这也是产业和资金都共同认可的。
据不完全梳理,国内包括国轩高科(氧化物半固态)、卫蓝新能源(氧化物半固态)、中科深蓝汇泽(聚合物全固态)、冠盛东驰(聚合物准固态、半固态)等电池企业,都已公开了将其固态电池产品应用于储能领域上的行动或规划。其中,中科深蓝汇泽聚合物基全固态电池由于技术成熟度高,早于2021年便完成了3MWh储能基站的交付与安装;目前正基于国内不同客户的需求,同时进行着差异化产品的开发、测试优化与量产准备。
从产业角度出发,在双碳和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储能,尤其是电化学储能在长时间内都将维持较高增速发展。其对安全性极致要求,与固态电池从本质上解决液态磷酸铁锂锂电池安全风险的特性高度契合。
但从固态电池本身来看,其应用于储能场景仍面临着技术上的挑战。
首先,储能价格战正打得猛烈,固态电池大规模应用于储能更需要以规模化生产、摊薄成本、快速降本为前提。而不少固态电池初创企业表示,目前固态电池量产的主要制约除了材料体系的开发,更在于相关设备的配套。其次,在确保安全性的同时满足提高循环寿命、提高能量密度的要求,决定了固态电池能否有效应用于储能领域。尤其是针对于半固态电池来说。有业内人士向高工锂电指出,一方面,只要有电解液存在,那么其作为有机溶剂易燃易爆的隐患便不会消失,即相较于液态电池安全性会提高,但实际有限。另一方面,电解液会随着电池的使用而逐渐消耗,在迭代思路上致力于减少液含量的半固态电池,要如何让使用寿命去满足储能对高达上万次循环的要求,也是一个需要被解决的基本科学问题。目前,采用有机物与无机物混合的复合电解质体系,是提高半固态电解质循环性能的关键策略之一。但其可量产性和一致性还有待验证。
由此来看,半固态电池陆续出现在储能项目上,仍以示范与过渡为主要意义。而全固态电池在储能上的应用,则还需静待成熟的材料技术与制备工艺,推动大规模量产的发生。